還原現場:在現代的伯利恆過聖誕夜

2014年前,耶穌基督誕生,也因此我們有了聖誕節。今日不論一個人是否為教徒,在全球化與商業發展的浪潮下,多多少少都會受到聖誕節的影響。我們的特約作者Addison因為在以色列交換的原因,所以有機緣得以在耶穌的誕生地伯利恆度過神聖的節日,讓我們來看看他2013年的經驗。

DSC02481

繼續閱讀

巴勒斯坦Hebron,親身走過以巴衝突

在這裡遇見了一個捷克女同學,她是國際人道的積極支持份子。在以色列期間,她不但多次造訪巴勒斯坦難民營(次數多到那裡的人都認得她,號稱"Palenstine Shakira"),更取得記者證,為了捷克的報紙遠赴約旦採訪。在學期的最後,在她的帶領下,我第一次進入Hebron。

DSC_0067

(Photo:Hongbin Sheng)

繼續閱讀

更靠近加薩走廊 Sderot

Sderot,位於加薩走廊邊界的斯德洛特。猶如許多位於內蓋夫沙漠的城市一樣,Sderot的名字被寄予希望,意思是:使內蓋夫花開繁榮。

難得的機會,早上在沙拉小徑上看到沙漠裡的農業奇蹟,除了番茄、草莓、百香果、蘿蔔與辣椒還有更多,大開眼界,見識到以色列人聰明的生意頭腦與拓荒內蓋夫沙漠的決心。

下午則來到離加薩走廊不到一公里的小鎮,連同附近的Ashkeleon、Ashdod都是常常被哈瑪斯組織轟炸的地區。每次警報響起,斯德洛特居民只有十五秒找庇護。這裡的發展,開始於建國之後1948-1970s時期,大批庫德族與波斯猶太移民從伊斯蘭國家移出的行動。他們選擇斯德洛特作為暫時移居地,以帳篷最為居所。由於政局不斷變動,國土的分界改變也讓此地部分居民淪落難民。五零年代開始,從北非摩洛哥、 庫德斯坦(亞洲西南一高原及山區) 、羅馬尼亞到90年蘇聯解體後的各國移民紛紛來到此地定居,卻又因為資源缺乏、發展受限,而紛紛移至大城市。

繼續閱讀